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教研室组织教师开展磨课活动。活动通过课堂观摩、心得分享与教学研讨三个环节,推动教师团队在交流中碰撞教学思想,在实践中精进课堂技艺。
磨课活动以授课观摩为首个环节,各位老师以在授专业课进行公开课讲课展示。曲淑英老师以“情境导入—问题探究—深入创新”为主线,通过经典例题讲解、小组辩论、深度剖析等多样化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轴向拉压超静定问题的求解过程,同时巧妙融入价值观引导。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充分展现了曲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深厚的教育智慧。

李波老师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和工程构件剖析,讲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所使用的先张法与后张法,通过对比工艺差异,清晰阐释了两种方法的施工流程与核心原理。课程中,李老师结合工程实例,生动说明两者的成本与适用范围差异,教学方式注重互动,辅以多媒体演示关键工序,使学生直观理解预应力传递机制,课堂反馈积极,学生普遍掌握了两类工艺的优劣势及设计要点,提升了实际应用能力。

矫兴姿老师通过"理论-例题-实践"的互动模式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她以某高层建筑模板拆除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构件模板的拆除顺序,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时氛围热烈,矫老师用三维动画演示拆除过程,使抽象规范具象化,引起学生兴趣,课后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点。

观摩结束后,各位教师开展心得交流。辛明学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比反思了课堂设计的不足:“我在教学中常重知识轻情感,通过曲老师的示范,我意识到情感教育需贯穿始终,比如在导入环节设置生活化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共鸣。”金燕老师则从课堂管理角度分享经验:“教学节奏把控是关键,既要留足学生思考时间,又要避免拖沓。例如,小组讨论时需明确时间节点,通过倒计时提醒提升效率。”教师们畅所欲言,既肯定亮点,也提出改进建议,在思维碰撞中深化了对高效课堂的理解。矫兴姿老师带领各位教师逐条分析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针对教案撰写,提出“目标具体化、过程结构化、评价多元化”原则,并现场展示优秀教案模板。在分组讨论中,教师们围绕“如何设计分层任务”“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互动性”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最终,整理形成课堂教学的优化方案,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具体指导。

本次磨课活动通过“观摩—反思—研讨”的闭环设计,实现了经验传授与创新突破的双重目标。教学是永无止境的修行,全体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耕课堂,为建筑工程学院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学院将继续开展磨课活动,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