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宁,烟台理工学院2005级工程管理专业校友,在校期间曾担任班长、学管会部长、烟台大学羽毛球协会会长等职务,联合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等五所高校成立1000余人志愿者服务团队,创办烟台市首支无偿献血服务队并任队长一职,荣获“优秀班干部”、“省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2009年毕业后进入房地产公司任职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等职务,工作期间考取建造师、工程师等证书。现任中共山东元鼎市政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党委书记、东营重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5年12月13日,烟台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车来到位于莱山区的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和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高校学子们踏着厚厚的积雪,纷纷奉献出自己爱心。当时作为大一新生志愿者的刘树宁考虑到冬日用血紧张,血站采血困难,便毫不犹豫地积极报名参加了无偿献血,成功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想到自己献血能挽救他人的生命,便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从那以后,刘树宁的心中就种下了一颗奉献的种子,并不断生根发芽。
后来,作为市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刘树宁渐渐发现,志愿者们大都是比较零散地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于是萌发了将五所高校的学生联合起来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的想法。终于,在2007年6月14日,第四个“世界无偿献血者日”,他联合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农业大学等五所高校的学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正式成立了烟台市首支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并担任队长一职。填补了城市没有专门的无偿献血者志愿服务队的空白,使无偿献血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几年内烟台市群众自愿无偿献血率达到了100%。

“奉献不仅仅是付出,更让我收获了精神的满足和身心的健康快乐。下一步我们会在社会上进行无偿献血的宣传,以我们的行动带动更多的社会公众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

2009年,刚走出校门的刘树宁,为了磨练自己,进入了东营某房地产公司工作。最初进入公司的刘树宁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员工,不满足于现状的他,心怀“积淀做垒土,奋进成高台”的信念,积极进取,全力以赴,主动学习,熟悉业务,了解公司运作流程,掌握更多的工作经验,在工作之余,成功考取建造师、工程师等证书。他认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想人生出色出彩,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不断探索学习,尝试理解其他领域知识,这样才有利于个人的提升发展。

忆起在建工的大学时光,刘树宁表示,母校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颦一笑,同学的一言一行,仍记忆犹新。回眸点点滴滴,有过激情,有过热爱,有过惊喜,有过欢乐,但母校带给自己更多的,应该是收获。爱心、耐心、责任心、组织力、号召力、团结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这些对他来说都是无价之宝,使他拥有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一笔由知识品格和信念构筑的精神财富。



大学是每个学子心目中的“象牙塔”,是各种文化知识的交汇处,充满欢笑、充满浪漫、充满豪情壮志,同时也是我的梦开始的地方。几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由衷地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给予我丰富的文化知识,感谢同学们的陪伴关心,给予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力量,感谢母校四年来对我的悉心培养,给予我展翅翱翔的能力机会,铭记于心,终生受用。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大学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在母校二十周年校庆之际,祝愿母校桃李芬芳,更展宏图,再谱华章!

校友寄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带着热情生活,带着勤奋学习,脚踏实地,风雨兼程,奋斗的征程才是最美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