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品课程 > 正文

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申报书

【来源: | 发布日期:2011-11-10 】

附件1:

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申 报 书

学校名称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专 业 名 称 工程管理

修业年限 4年

专业负责人 刘津明

专业设置时间 2003年9月

填报日期 2011年10月15日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9月

写说明

一、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二、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页码要清楚。

三、申报书用A4纸双面印制,在左侧装订。

一、专业和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工程管理

专业代码

110104

修业年限

4年

所在院系

建筑工程系

专业设置时间*

2003年

首次招生时间**

2003年9月

首届毕业生时间

2007年

已有毕业生届数

5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499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389

本校相近专业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

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刘津明

性别

出生年月

1952.06

学历

硕士研究生

学位

理学硕士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现任职务(包括社会兼职)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督评中心副主任

全国建筑施工教学研究会理事

烟台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技术专家等职。

从事专业

工程管理

联系电话

单位

0535-6915101

住宅

烟台大学家属楼

手机

18953548585

电子信箱

Liu.jinming@yahoo.com.cn

获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

时间

获奖项目及奖励等级

授奖单位

2001年

施工组织设计软件系统研究与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1年

面向21世纪土木工程结构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改革一等奖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1年

建筑施工工艺演示课件 二等奖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专业指由教育部、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或备案的普通本专科专业。

**学生均指普通本专科学生,不包括研究生、成教生、五年一贯制和三二分段。

二、师资队伍情况*

专职教师人数

12

其中高级职称比例

42 %

双师型教师数及比例

3 ( 25 %)

教师中老、中、青的比例为**

1∶ 3∶8

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

92%

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4

具有硕士学位人数

7

高级职称教师中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比例

100%

教师近5年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量***

52

教师近5年编写出版的教材数量***

17

近5年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数量***

2

教师教学改革获奖情况(指获省级及以上奖励的优秀教学成果等)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及奖励等级

2005年2月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9年5月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1年

山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2003年

山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2008年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2年

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教师不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教师。

**老、中、青分别指55岁(含)以上、40~55岁、40岁(含)以下。

***教学研究论文、编写的教材和承担的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需另附目录清单。

教师队伍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名称及颁发单位

学历

学位

所学专业*

任教课程

备注

1

刘津明

59

教授

注册监理师/住建部

硕士研究生

理学硕士

工民建,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概论、网络计划技术

2

李相然

48

教授

博士研究生

理学博士

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岩土工程

工程经济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3

辛翠香

45

副教授

注册造价工程师/住建部

本科

学士

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管理概论、工程估价

4

高丽

32

讲师

硕士研究生

工学硕士

工民建、岩土工程

工程项目管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

5

姜艳艳

31

讲师

注册土地估价师/国土资源部

硕士研究生

理学硕士

土地管理,土地管理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物业管理概论、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法规、房地产金融、文献检索

6

杨秀娟

30

讲师

博士研究生

工学博士

工民建、岩土工程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7

丛苏莉

28

助教

硕士研究生

管理学硕士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

房地产估价、工程经济学、建筑制图与识图、建设法规

8

崔淑梅

37

讲师

硕士研究生

工学硕士

工程管理

房地产估价,可行性研究设计

工程合同管理与法律制度

9

陈慧

40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工学硕士

工程管理

工程估价

10

王心健

42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工学硕士

工程管理

房屋建筑学、物业管理概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11

荣强

37

讲师

博士研究生

工学博士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12

戴若林

讲师

博士研究生

工学博士

暖通空调,工程管理,工程管理

*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请将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一并填写。

三、本专业科研学术水平

是否博士点

是否硕士点

是否国家或省级重点学科

是否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

是否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基地

近5年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

25

近5年教师出版专著数*

6

近5年教师主持省级及以上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情况

年份

项目名称

主持人

下达或委托

项目单位

完成情况

2010

可回收锚杆

刘津明

国家发明专利

已批准

2008-

2009

烟台市建设系统人才库研制(5万)

刘津明

烟台市人事局

完成

2007-

2008

东营市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评价与空间数据库建设

李相然

东营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完成

2008.1-

2008.12

复杂富水矿床开采关键技术开发与研究

李相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

完成

2008-

2009

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李相然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

完成

2009.11-

2012.11

基于海水入侵的河口海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李相然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

在研

近5年教师科研成果获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

年份

获奖人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

授奖部门

2005年2月

李相然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

三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2009年5月

李相然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

三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2008年

李相然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

二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教师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和获奖情况需另附目录清单。

四、近4年本专业学生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和获奖情况

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情况

专著或论文名称

作者

年级*

出版社或刊物名称

时间、期号

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等情况

姓名

年级*

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贾佑虎、杨琳

2007级3年级

2010.10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软件研制

学院立项学生科研项目

尚玉虎

2004级4年级

2008.5

东营市油气资源开发引发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

学院立项学生科研项目

王希平

2005级4年级

2009.6

胶东半岛的第四纪地质及工程建设适宜性分析

学院立项学生科研项目

刘东瑜

2006级4年级

2010.6

烟台市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变化的人为驱动力分析

学院立项学生科研项目

董昱

2007级4年级

2011.6

辽东半岛环境地质问题发育规律与防治对策研究

学院立项学生科研项目

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

姓名

年级*

时间

所获奖项及等级

颁奖单位

刘维

2008级2年级

2010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三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陈景

2008级2年级

2010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一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董蕊蕊

2009级2年级

2011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一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杨海涛

2009级2年级

2011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一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周颖

2008级3年级

2011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二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辛书奥

2009级2年级

2011年

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 三等奖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

王笑晓

2009级2年级

2011年

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 三等奖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

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

姓名

年级*

时间

所获奖项及等级

颁奖单位

杨臣

2010级1年级

2011年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二等奖

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姜辉

2008级3年级

2011年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三等奖

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石玮

2008级3年级

2011年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三等奖

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魏汇彤

2006级2年级

2008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二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陆 坦

2006级2年级

2008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二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李国利

2006级2年级

2008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二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付兴旭

2007级2年级

2009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二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安建波

2007级2年级

2009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二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王相军

2007级2年级

2009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二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马宏宇

2007级2年级

2009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三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陈爱银

2007级2年级

2009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三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付政儒

2007级2年级

2009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三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陆 坦

2006级3年级

2009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二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李国利

2006级3年级

2009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二等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张飞飞

2006级4年级

2010年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朱峰

2006级4年级

2010年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年级需注明××××级×年级(例:2009级2年级)。

**项目性质分教师科研项目、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学生自选项目、其他等类型填写。

五、教学条件

教材中使用近3年出版的教材比例

90 %

使用原版教材授课的课程

工程经济学、建设法规、建筑设备概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木工程施工、文献检索、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材料、物业管理概论、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房地产估价、工程管理概论、钢结构、工程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与砌体工程

课程中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比例

100%

学校近5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

384万元

近5年本专业生均教学经费数量*

2007年

2008年

2009 年

2010年

2011年

1300元

1250元

1250元

1390元

1520元

生均实验仪器设备价值**

30,000元

实验开出率

100%

本专业应开实验个数

5

实际开出实验个数

5

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情况

单位

有否协议

承担的教学任务

每次接受学生人数

祥隆集团

生产实习、认知实习

200

南通建设集团

生产实习、认知实习

200

烟台建设集团

生产实习、认知实习

200

烟台大学第一监理

生产实习、认知实习

200

烟台兴盛建筑

生产实习、认知实习

200

*教学经费指专业业务费、教学差旅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体育维护费。

**实验仪器设备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

六、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

近4届学生累计英语四级通过率

91.59 %

近4届学生累计英语六级通过率

5.6 %

专科近2届学生累计英语应用能力通过率

73.33 %

近4年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类竞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或在国际比赛中获奖情况

竞赛时间

竞赛名称

获奖等级

2010年刘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三等奖

2010年陈景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一等奖

2011年董蕊蕊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一等奖

2011年杨海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一等奖

2011年周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二等奖

2011年辛书奥

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

三等奖

2011年王笑晓

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

三等奖

2011年杨臣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二等奖

2011年姜辉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三等奖

2011年石玮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三等奖

2008年魏汇彤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二等奖

2008年陆 坦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二等奖

2008年李国利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二等奖

2009年付兴旭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二等奖

竞赛时间

竞赛名称

获奖等级

2009年安建波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二等奖

2009年王相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二等奖

2009年马宏宇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三等奖

2009年陈爱银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三等奖

2009年付政儒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三等奖

2009年陆 坦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二等奖

2009年李国利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省二等奖

本专业近5年招生数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107

135

107

150

120

近5年平均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

95%

近4年毕业生情况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本专业近4年学士学位获得率

98%

98%

98%

93%

本专业近4年学生考研录取率

13.65%

14.49%

15.28%

4.8%

本专业近4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

85.30%

85.51%

88.89%

90.05%

七、专业有关状况与人才需求分析

1、历史沿革与成就

我校在2003 年办学之初就成立了“工程与艺术”系,开设了“建筑工程管理”专科专业,以及“工程管理”本科专业。2009年院系调整,成立“建筑工程”系,下设“工程管理”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两个本科专业以及“建筑工程管理”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两个专科专业。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在校生达499人,共10个班级。

近4届学生累计英语四级通过率91.59 %,累计英语六级通过率5.6 %。工程管理专业本专业近4年学生考研录取率分别为13.65%、14.49%、15.28%和4.8%。本专业近4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85%以上。在校期间,学生积极参加省级及以上部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英语竞赛和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等,共取得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10人次,三等奖8人次。

本专业教师队伍完善,现有专职教师人数12人(不包括外聘教师),其中双师型教师3人占25%,高级职称5人占42%,教师中老、中、青的比例为1∶3∶8。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11人占92%,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占33%,具有硕士学位的7人占59%。

2、目前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

专业优势:

(1素质优良的教学团队

依托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目前有聘任和专任教师共27名,其中高级职称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本专业还注重从山东工商学院等周边高校引进师资,从祥隆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聘请双师型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同时,积极实施“青蓝工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逐步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务实高效、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近三年来,本专业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取得省级教改立项2项,出版省级规划教材3部,获得省自然科学奖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

(2)实力雄厚的教学设施

本专业办学条件雄厚,具有良好基础设施和实验条件。烟台大学校本部设有结构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地质及测量实验室等,实验设备先进齐全,是山东省高等学校“九五”、“十五”和“十一五”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13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7名,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实验室拥有 90 年代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仪器设备,如:电液伺服动静万能试验机、混凝土雷达、全自动压泵仪、四柱压力机、振动监测仪、测力计、光纤光栅分析仪、伽马谱仪、桩基振动监测仪、万能试验机、混凝土渗透性电测仪等。文经学院建有总投资20多万元工程管理模拟实验室,拥有电脑160台及工程管理及房地产估价系列软件等,此实验室可以模拟招投标、施工管理、工程管理全过程等,可以进行CAD绘图、房地产估价、工程造价管理等等。可以用于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学生多门课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此实验室对于精品课、优秀课的建设可以提供有利条件。上述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全部对本专业学生开放,为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3)夯实基础理论、强化动手能力

本专业由多个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领域的相关知识内容模块集成进而形成整体性专业知识体系。其中,技术(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四个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领域的相关知识内容模块是构成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核心成分,因而也成为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确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同时,做到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为基本方向,以土木工程管理概论、建筑结构、力学课程、工程造价为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大力度的增删,改革教学内容体系,整合成相应的课程。

实践教学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式教学或进行专题讲座与专题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多样先进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讨论互动,有助于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实施分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外,还聘请工程界、实业界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与学生进行专题研讨,在这些过程中,不仅仅是让他们听和看,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问和答,以增强学生对相关专业实际发展状况的了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强这一显著特点,将“实验”这一典型的理工科类专业教学模式有效地融入了工程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创新了经济、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和相关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组织模式与管理制度。在工程管理模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以真实工程为素材进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造价、可行性研究、施工组织设计等过程模拟实际训练,切实地提高

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通过理论课程、实验教学、基于校企深度实质性合作的实践教学等多种途径,创建并强化了与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对应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体系,有效改变了过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的情况。

办学特色:

(1)校企结合的教学手段

本专业培养的是工程管理行业需要的有专业技术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管理者,因此,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的同时,还必须注重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锻炼自身的实践技能,做到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的良好结合,不断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采取校企结合的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

本专业与烟台市祥隆集团等优势建设类企业进行深度实质性合作,创立了实践教学新型模式,建立了万象城实践教学基地,与南通建设集团、烟台建设集团、烟台兴盛建筑、烟台大学第一监理等单位联合进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效保证了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体系相关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在本科大四阶段,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由双方选拔部分学生到企业单位进行实习和工程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

工程管理者需要很高的综合素质。这个综合素质不仅应包括一般工程师的素质,还要有管理者的素质,还应符合工程管理的特殊要求。工程管理所要求的综合素质由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构成。在其中能力比知识重要,而职业道德素质比能力更重要。

我们的一个显著的办学特色就是,本专业的教学内容以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围绕着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所要就的职责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我们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将会尽快胜任工作,必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3)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专门开设了《创新思维训练》的选修课。学生开阔了眼界思路,学习了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创新欲望大大提高。

本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显著,在大学生结构大赛、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各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类竞赛中多次取得骄人成绩。近年来,有多篇本科毕业设计或论文获烟台大学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和认同,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影响力。就业率在学院名列前茅。同时考研率不断提升,近年来有近30多名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的多名同学考取了全国211高校如中国海洋大学等。

3、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描述

本专业培养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如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知识结构

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 掌握工程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基本理论; 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 能力结构

具有综合运用土木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分析、组织、协调与管理、决策及领导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及较强的社会适应与社会活动能力。

(3) 素质结构

品格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与道德修养;

科学与文化素质:了解人类文明史和科学发展史和西方文化;熟悉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基本的文学、艺术知识和修养和基础科学技术知识等;

心理素质:具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我调节控制心理的能力,科学的信念,坚韧的毅力,奋发的精神等;

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和乐于锻炼的行为习惯、运动机能素质与抗疾病素质;

专业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工程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踏实的作风。

4、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行业背景和职业背景的调研与论证以及人才需求情况与专业发展前景分析

(1)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社会生产越来越精细,专业隔离越来越明显,隔行如隔山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却越来越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即常说的T型人才。单纯的具有管理技能,或者说单纯的具有工程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学生,正是T型人才的典范,他们懂技术,又懂得管理,恰好适合社会所需。

2)人才培养的产业、行业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先进技术和工艺设备将大量采用,许多岗位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又不断涌现,建筑企业需要大量的受过高等教育能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培养具备相应素质的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需要。

(3)人才需求与专业发展前景

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涉及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和控制管理、房地产经营以及金融、宾馆、贸易等行业部门的管理工作.这一专业涉及就业领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比较普遍.从银行证券到酒店宾馆,从建筑企业到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急需补充大量的工程营造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人才。

房地产业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越来越注重专业化的竞争。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也将逐步适应市场行业的快节奏发展步伐。在与国际化逐渐接轨的历史条件下,海外工程项目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在逐步升温。工程管理专业是市场最热门、就业率最高、前景最好的专业之一。

由于学校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

1、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专业建设整体目标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发挥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及相关优势学科的支承优势,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胜任为导向来进行。围绕着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所要就的职责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

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1)以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加速专业建设,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要以提高毕业生岗位胜任力为目标,进行不断第改革与优化;

(3)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的操作能力。鼓励老师参加国家注册造价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的学习和考核,建设一支25人左右的,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争取编写2-3本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1-2门校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

(5)教师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学科建设,使科研成果反哺本科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6)集成专业建设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效果,形成对同类专业具有推广和示范作用的教学研究成果。

专业建设整思路:

根据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的职责要求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形成校、企联合培养、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双强的特色。

按照建筑工程管理企业“造价员或预算员”、“监理员”、“资料员”“施工员”等关键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根据专业需求优化师资结构。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推广重技能的教学理念,推行现场实训制和顶岗实习,实现校内工程模拟实验室开放管理,校外实训基地同时相结合,打破实训基地利用率低与学生实训机会不足的现象。依托祥隆公司加大校企合作,建立一个教学条件优良,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显著的工程管理专业。

2、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效果与进一步修改

调整的打算及理由

现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2011年5月重新修订版,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目前正在应用阶段。其中公共课占20 %;学科基础课占19 %;专业基础课占27 %;专业方向课占8 %;实践教学环节占18%。效果:实践能力有所加强,但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根据行业发展、专业发展趋势,在保持和发展专业优势及特色基础上,根据社会、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l 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构建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作机制;

l 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完善实践课程和创新培养课程设置,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平台;充分利用我院的工程管理模拟实验室,增加开放时间,加强实验教学内容。

l 增加实践课程和创新培养课程,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学分加强考核,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l 加强专业基础科的学习,重视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精简课堂教学时数,加强实际操作训练。

l 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结构,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人数12人(不包括外聘教师),其中双师型教师3人占25%,高级职称5人占42%,教师中老、中、青的比例为1∶3∶8。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11人占92%,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占33%,具有硕士学位的7人占59%。

依据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实际,不断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勇于创新的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以“建设良好师德,培养良好师能”为目标,遵循“立足培养、着眼提高、积极引进”的方针,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25人左右的一个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1) 注重教师培养与发展

我院已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旨在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现已开展的培养模式有:“专题讲座与交流模式”,拜有经验的老教师为指导教师的“传、帮、带培养模式”以及为了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专门制定了“青年教师实践岗位实习制度”。这几项措施对教师的迅速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2) 积极引进高水平教师

根据现在招生水平,教师数量还有很大缺口。近三年我们将引进硕士学位以上或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15—18名。争取三分之一的人是双师型教师。逐步实现专业课全部有我院专职教师任教。这样,教学改革会更具实效。

力争有2-3名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形成具有专业影响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围绕专业建设,整合人力资源,精心建设1个高水平教学团队,形成在全校乃至胶东地区具有专业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4、专项经费投入情况与计划(包括过去4年内和未来3年内拟专项投入经费的年份、建设项目和经费数额)

2008年 37.1万 4.0万 4.6万 2.5万

2009年 40.8万 3.5万 6.3万 2.5万

2010年 54.5万 4.5万 6.7万 5.0万

2011年 60.6万 5.8万 7.8万 4.6万

2012年 70.0万 6.0万 9.0万 5.5万

2013年 75.0万 6.0万 9.5万 5.0万

2014年 80.0万 7.0万 10.0万 6.0万

5、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

我们现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根据在国家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结合山东烟威地区企业用人的要求制定的。课程体系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及法律平台课程四部分内容。执行过程中,发现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课程内容相对滞后。高等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同时要把握“工程与教学、教学与社会”的脉搏。在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时调整和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也必须与之进行改革、调整、更新。特别是涉及工程实践的课程如:工程概(预)算、建筑技术经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土木工程施工、建筑结构与识图、建设施工合同等工程实践的能力需进一步强化。

(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胜任为导向来进行。围绕着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所要就的职责来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新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应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用尽短的时间就能胜任工作。

(3)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我们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思路是,以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胜任为导向,理清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系统,根据支撑这些能力所需要知识点来制定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来确定每门课的教学内容。

这里要说明的是,不能只注重专业能力而忽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是当代大学生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所要求的必要素质。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这是将来毕业生终生学习、自我学习的基础,我们的学生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从剖析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胜任为导向来进行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入手调整好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组织学生到烟威地区我们毕业生就业的企业进行调研,了解毕业生是否能胜任所在职业岗位所分配的任务。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又了解了专业知识的应用方向,提高了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教改项目。对社会、企业要就工程管理毕业生应具备哪些工程实践能力进行调查研究。据此,制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这样,不仅使教师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也具有实际意义,是教师看到了自己的欠缺,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在调研的基础上逐门课程根据培养目标来制定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讲授方法。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方案与我们的校外企业的兼职教授进一步商讨,听取用人单位的建议,最后据此做出教学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对新教学计划进行观察预分析,根据实际教学效果将来进一步完善。

6、教材建设、教学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图书资料等)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教材建设

为了适应本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调整,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强教材规划与建设。

教材建设的任务是:力争出版两本适应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需要的精品教材。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做好教材的选题、编审、出版和使用的建设规划。为教师编写工程管理特色专业教材创造条件;建立教材监控机制,大力提高教材的编写与选用质量。 本专业教材规划的制订原则是:坚持改革,突出重点;保证质量;认真论证,严格审定;统筹安排,择优落实。拟组织教师编写“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等教材,该教材应适应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体现适应独立学院的学生应用的,满足岗位胜任能力的,有特色有创新,且符合本课程建设在新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设施建设

紧密围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课内实践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图书资料等建设。

(1) 实验室建设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实验条件。烟台大学校本部设有结构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地质及测量实验室等,实验设备先进齐全,是山东省高等学校“九五”、“十五”和“十一五”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拥有90年代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仪器设备。完全能满足本专业实验课程的需要。

文经学院总投资20多万元工程管理模拟实验室已建成,拥有电脑数十台及工程管理及房地产估价系列软件等,此实验室可以模拟招投标、施工管理、工程管理全过程等,可以进行CAD绘图、房地产估价、工程造价管理等等。可以用于教师教学,学生多门课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实验环境,工程管理模拟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在实验室没有课的时间,学生可登记进入实验室进行自我训练。我们将根据教学需要和社会发展及时更新工程设计和管理软件以及硬件设备。

(2) 实习基地建设

我们一直很重视实习基地建设,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本专业已建成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20余个。如烟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烟台祥隆集团、清泉建筑工程公司、烟台第一监理公司、烟台市芝罘区公路工程处、烟台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烟台大学建设监理公司、烟台大学基建处等。为本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由于高校扩招实习困难,某些院校实行 “放羊”式实习方式,我们的实习一直采取严格管理方式。由教师联系工地安排学生实习,教师全程指导,获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避免了实习流于形式。实习基地建设措施与质量等在全国同类学校处于先进水平。

(3) 图书资料建设

烟台大学图书馆总面积4.38万平方米,藏书172万册、电子图书80万册、音像资料1.1万盘(盒),中外文工具书1万余种、引进中外文数据库34个;校园内建有千兆以太网。

文经学学院已建有自己的图书馆,已有相当数量的图书和音像资料。建筑工程系还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藏有专业规范、规程、期刊杂志。为教师、学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支持。

7、教学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教学管理的现状:

建设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学风建设,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它包括教学思想管理、课程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评价与考试管理、教研科研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等。文经学院和我们建筑工程系的教学管理一直都是制度完善、管理严格。对教学计划的管理、教学目标的管理、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质量的管理、教师的管理、学生的管理、教学档案的管理等,都有相应的文件和制度。我系自建校以来没有出现过任何教学事故。2010年我系的教学管理获得学院的嘉奖。

教学管理的目标与措施:

我系在原有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更“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等监督机制。使广大教师可以通过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在原有“评学评教”、“督导专家听课”等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督导专家的指导作用,让督导成为教师的朋友,“促进教师成长”。我系正在开始为教师建立档案,教师档案袋包括:教师在一定时期内的教学绩效情况;发表论文编写教材情况、承担教学改革项目、科研项目、获奖证书等。目的是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教学管理基本思路

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为目标,通过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明确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管理;发挥本科生导师在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指导作用,加强学风建设,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动作用。

建设重点

(1)建立并完善基于创新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及体系。

专业技术类课程如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结构、工程材料等课程实行开放性实验教学。专业主干课程,如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合同管理、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营开发等增设课程设计环节,通过课程设计的环节,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

(2)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因人施教,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选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考试模式改革

改革过去一次考试定及格,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最终考试成绩由“平时测验、案例分析、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等组成,采用闭卷、开卷、论文、设计等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核,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比较真实客观的检验学生灵活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水平。

8、产学研合作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本专业与烟台的祥隆集团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企业里有经验的老总、工程师经常为我专业的学生做讲座和座谈交流。同时还与一些房地产企业及建筑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本专业教师经常在工程项目第一线,为企业提供了多项技术及管理支持;与此同时,教师又从生产实践中找到了急待解决的研究课题,不仅获得企业的经费支持,使企业成为科研成果试验基地,更有力促进了学科专业的理论发展水平,并及时丰富和更新了本科教学内容。

为了巩固产学研合作关系,学院将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自筹经费资助和鼓励教师做多样化的科研课题,并带动有能力的学生参与项目,大力支持学生创新基金项目,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同时,毕业设计选题将更多的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和校企实际工程项目,以实现产学研之间的辅助支持良性循环。

9、专业文化建设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学校专业文化建设规划应包括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它为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提供思想动力保证。

专业精神文化是指: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师生共同确立和遵循的专业意识、建设理念、人际关系和群体价值观等。它是专业文化的核心,代表专业举办以来文化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形成、不断融合、不断创新的积淀,是潜存于专业师生中,引导师生思维和行为的源泉,它随着专业建设的深入开展、专业建设中要求的变化而变化、拓展和创新。因此专业精神文化是一种动态的、持续发展的文化。

本专业在文化建设中强调如下几点:

(1)专业制度文化是专业价值观的刚性显现。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导向性、规范性,是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保证。没有制度难以深化专业建设,专业制度文化建设就是要建立管理、监控、规范和量化专业建设的文本,提出师生参与专业建设的最基本要求,从而保证专业建设规范有序地展开。

(2)专业文化建设我们注重以“生”为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核心构建专业教学体系,强化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

(3)专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强化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开设了选修课《创新思维训练》,同时也注意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强调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提出与教材和常规作法不同的新颖的方法与观念。在本专业中形成人人追求创新的风气。

(4)建立适应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以职业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倡导以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10、社会服务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1.本专业已与烟台市祥隆集团等优势建设类企业进行深度实质性合作,创立了实践教学新型模式,建立了万象城实践教学基地,与南通建设集团、烟台建设集团、烟台兴盛建筑、烟台大学第一监理等单位联合进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效保证了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体系相关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在本科大四阶段,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由双方选拔部分学生到企业单位进行实习和工程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见》的要求。为适应专业学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鼓励青年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培训,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3.充分发挥我系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的优势,积极为社会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与相关企业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

11、项目建设的进程与时间安排

根据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专业建设在三年内分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1.11——2012.2,前期准备阶段

(1) 制定专业建设计划;

(1) 组织人员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效果进行分析研讨,撰写分析报告;

(2) 编制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的调研计划与调研问卷的设计。

(3) 完善教师进修培训计划以及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4) 搜集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

(5) 提出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总体思路,以及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的思路;

第二阶段:2012.3——2013.12,全面实施阶段

(1)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进行广泛调研。

(2) 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研讨;

(3) 扩建工程管理模拟实验室,探讨更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管理模式;

(4) 进一步与企业合作交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5) 根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的调研结果写出调研报告;

(6) 以毕业生就业岗位胜任为导向,研讨、编制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7) 依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各课程组讨论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8) 各课程组组织编写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9) 制定相关的强化学生工程实践操作能力培训的教学指导书;

(10) 按照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11) 完善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机制;

(12) 检查教师“传帮带”培养、及“实践岗位顶岗实习”计划的实施情况;

(13) 编写、出版“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等特色教材;

第三阶段:2014.1——2014.6,总结验收

(1) 总结提炼人才培养模式;

(2)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

(3) 搜集、分析反映新的教学模式效果的相关数据;

(4) 总结建设经验,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和检查验收的各项工作,全面达到工程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5) 总结特色专业建设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效果,准备申报教学成果奖。

九、学校意见

学校审核、推荐意见(包括列入学校特色专业重点建设的时间、经费投入保证等)

工程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质量高,学生的就业渠道宽,是我院重点扶持的专业之一,同意申报省级特色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现在已具备比较厚实的教学设备条件,和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我们认为该专业有能力和有可能利用三年的时间将该专业建设成在胶东地区有影响力的专业。

为此,学院将全力支持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预计将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投入经费 80~ 100万。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4:

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申报汇总表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负责人

修业年限

专业设置时间

1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工程管理

110104

刘津明

4年

2003年9月